
你发现没?欧洲人早餐吃土豆煎饼,午餐吃薯条,晚餐还有土豆泥,而咱们中国人股票配资的,土豆只能在饭桌上当个配角?酸辣土豆丝、土豆炖牛肉,都是下饭的菜,不是饭。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。土豆在欧洲是主食,在中国是配菜,为啥差别这么大?
先说历史。土豆传到中国,那是明朝末年的事儿了。那时候,中国南方吃大米,北方吃面,这习惯已经定了上千年。土豆刚来时,就是个稀罕物,只有达官显贵能尝尝。后来清朝时,才慢慢在山区推广。
但在欧洲,土豆是"救命粮"。18世纪,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下令推广土豆种植,农民们发现,一亩地能养活更多人。爱尔兰更是靠土豆养活了800万人,人口从200万涨到800万。
为啥欧洲人能接受土豆当主食?因为他们没得选。欧洲人当年把肥沃的土地全种小麦了,爱尔兰人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土豆。土豆这东西,耐寒、耐贫瘠,产量高,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。
展开剩余69%中国呢?我们有水稻、小麦,种起来更省心。南方多水,种水稻一年两熟,产量高;北方种小麦,能做馒头、面条,花样多。土豆在肥沃的平原上,拼不过稻麦,只能在西南、西北的山区小规模耕作。
再说饮食习惯。中国人吃饭,分得很清楚:米饭、面条是"饭",负责管饱;土豆是"菜",负责调口味。炒土豆丝、土豆炖排骨,都是配着米饭吃的。要是顿顿拿土豆当饭,总觉得"没吃饱"。
欧美人吃饭,主食和配菜的界限没那么分明。一块牛排旁边,土豆泥就是主食的一部分。他们能把土豆玩出各种花样,烤土豆、炸薯条、土豆泥,每一样都能独当一面,直接管饱。
还有个实际原因:储存。土豆含水量高,不像大米麦子晒干能放很久。以前储存条件不好,土豆容易发芽或烂掉,对普通家庭来说挺麻烦的。
最近这些年,中国也开始重视土豆了。国家在推广"第四大主粮",特别是甘肃、云南等地,土豆成了当地人的主食。比如甘肃的酿皮、洋芋搅团,就是用土豆做的。
为啥中国推广土豆当主食?因为土豆在缺水地区适应性强,种起来比小麦省水。而且土豆每公顷产热量达95吉焦,是小麦的三倍,是抗饥饿的利器。
但要把土豆变成全国人的主食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口味这个东西最难改。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就是米饭和面条的口感,土豆做成主食后的粉糯感,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接受。
而且,相关加工技术还没那么普及。比如把土豆粉做成面条、馒头的技术,还在发展中。
说到底,饮食习惯是历史和环境熬出来的,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。欧洲人能接受土豆当主食,是因为历史原因;中国人习惯吃米饭面条,也是因为历史原因。
现在,中国土豆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,稳居全球第一,但还是没人把它当主食。超市里的土豆要么归在蔬菜区,要么磨成淀粉做粉条。
你家餐桌上,土豆是主角还是配角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点赞收藏转发,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有趣的话题!
新闻消息来源:根据中国农业部2023年发布的《关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指导意见》及相关报道。
虚构内容说明:文中提到的"甘肃的酿皮、洋芋搅团"为真实存在的地方特色食品股票配资的,但具体细节为根据相关资料合理想象。
发布于:广东省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